市九三学社:
市九三学社提出的“关于加强自然旅游资源地学科普赋能研究,推动地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持续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全面查清各旅游景区内的玻璃栈道、旅游道路、重要景点、旅客中心、宾馆饭店等人员聚集区周边区域的地质灾害隐患基本情况,为旅游景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准确数据信息。2019年以来共排查石家庄市山岳型旅游景区29家,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35处。
一、高度重视旅游景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将该工作列入石家庄市旅游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重要内容。将已发现的全部地质灾害隐患点列入旅游安全隐患治理台账,督导各县(市、区)文旅主管部门、各相关旅游景区落实治理防护措施,设置警示标识,明确责任人。每年汛期之前,集中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发现隐患问题并落实整改责任,在汛期地质灾害高发时段来临前,做到所有一发现隐患问题得到有效整改,确保游客安全。
二、加强科普、研学方面宣传教育。目前我市各A级旅游景区,特别是位于西部太行山沿线的景区,都突出科普、研学方面宣传。如嶂石岩景区(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自然景观主要为“丹崖、碧岭、奇峰、幽谷”,嶂石岩地貌与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并称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它雄浑壮阔、丹立翠横、三层叠起的赤壁红崖,每层高度100―150米,南北长数十里,有“百里赤壁,万丈红崚”之称。景区内弧长310米、高103米,弧度250度的“天然回音壁”载入《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大全》,景区自然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98%,植物计98科654种,是华北地区保护最好、品种最全的“天然植物园”,被誉为“燕赵自然宝库”。景区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最热月平均气温22.1℃,有“北方凉岛、天然氧吧”之美誉。五岳寨景区(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现有原始次生林3.6万亩。景区内生物资源保存完好,植物近700种,野生动物67种,昆虫300余种,人参、灵芝、党参等珍贵药材50余种。幽险的峰谷景观,浓厚的边塞区域特色,使景区成为集旅游观光、健身疗养、避暑度假、寻奇涉幽、登山探险、科学考察为一体的高品位、多功能自然风景区。享有“生态钻石”“太行山物种基因库”之美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也每年开展地质灾害核排查和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市九三学社的建议,积极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督促各景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同时引导有条件的景区继续开展研学基地建设,提高景区文化层次,积极谋划大、中、小学生科普研学路线,吸引更多游客在游玩的同时增长知识。
非常感谢市九三学社一直以来对我市旅游业的关注和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并为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1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