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458号提案的答复
市民进:
市民进提出的关于“关于推进我市旅游全域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旅游业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省市旅发大会为平台,加快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230.2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84.15亿元,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50.66%和46.26%。
一、高度重视,规划引领,科学绘制全域旅游发展蓝图
为做好我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高规格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石家庄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构建“两带串三区、双核带多点、三网全覆盖”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新格局。指导平山县、晋州市、新乐市、鹿泉区、藁城区、赞皇县、井陉矿区、正定县、栾城区等编制完成了县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目前平山县入选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正定县、鹿泉区入选河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以省市旅发大会为平台,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一)高质量承办第四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以“传承红色基因,创新绿色发展”为主题,成功承办第四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本次大会使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大幅提升,推出了串联起平山、灵寿、正定三地全长106公里的“滹沱河生态走廊”,成为彰显地域文化、链接乡村旅游、引导村民就业、带动产业复兴的窗口。把石家庄打造成为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融合发展的新样板,加快了石家庄由“一季游”向“四季游”、由观光游向休闲游、由景区景点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实现了石家庄旅游产业大突破、大提升,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全面发展。
(二)成功举办七届市级旅发大会,成效显著。2017年--2020年在正定县、鹿泉区、平山县、灵寿县、井陉和井陉矿区、元氏县、赞皇县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市级旅发大会。打造、提升一批旅游新业态,有效扩大了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旅发大会还有效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扩大了旅游品牌影响和对外开放。借力省市旅发大会平台,形成规模效应,我市已形成以平山、正定、鹿泉、灵寿、井陉、井陉矿区、元氏、赞皇为核心的区域性全域旅游区。目前正在筹备第八届市级旅发大会。
三、着力打造优质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一)构建完善的全域旅游交通体系。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交通保障。太行山高速公路西阜和平赞段纵贯我市西部山区,平山、井陉、灵寿、赞皇均设置出入口并适当设置连接线,串联驼梁、五岳寨、水泉溪、西柏坡、温塘、井陉矿区、天长镇、苍岩山、封龙山、嶂石岩等众多旅游景区(景点),形成了一条高速旅游便捷通道,极大地改善我市西部山区旅游景区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快进慢游”的旅游格局发展。
(二)依托全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构建石家庄旅游云数据中心和旅游大数据体系,推动服务智能化和数字化。编制实施《石家庄市智慧旅游发展规划》,着力建设管理、服务、营销一体化的智慧旅游信息平台,助力石家庄建成全域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建设稳步推进,我市26个4A级以上景区接入国家和省智慧旅游视频系统、及景区预约管理平台,为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景区网上、人流管控发挥了极大作用。
(三)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制定了旅游“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至2020年计划新建、改扩建400座旅游厕所。2018--2019年共建设完成305座;502座旅游厕所已完成电子地图上线。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标准规范等方式持续推进旅游厕所建设,2020年完成了96座旅游厕所建设任务,为游客提供更加科技化、人性化服务。
四、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培育旅游新业态
“旅游+乡村旅游”。我市平山李家庄村、正定塔元庄村等5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井陉于家村、鹿泉区岸下村等15个村入选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以星级农家乐创建工作为抓手,力促农家乐提质升级。目前已评定石家庄市星级农家乐203家,有30余家农家乐被评定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旅游+工业”,利用石家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君乐宝、食草堂等工业旅游示范点,开发工业科普旅游、企业文化旅游和工业购物旅游,引导开发多种形式的工业旅游产品。在第三届中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我市被评为最受网民欢迎、全国排名第三的“十大工业旅游城市”。“旅游+文化”,重点挖掘并提升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等红色文化产品,天桂山、苍岩山、驼梁、五岳寨等绿色文化产品,古中山国、秦皇古驿道、正定古城、赵州桥等历史文化产品。“旅游+康养”,以岭健康城中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为引领,将中医药产业、中医文化、养生保健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开发中医药康复理疗、中医养生保健等旅游产品。
五、文创和旅游商品开发迈上新台阶
在去年第二届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中,我市作品“庄上故事”“正定南门香礼套盒”“宝相莲花茶盘套组——毗卢寺文创作品”获得最具河北特色奖,我局荣获最佳组织奖。在2020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我市作品“欧姿芳·河北正定园博园定制臻享礼盒”荣获金奖。在2020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中,我市作品“燕赵云宝”荣获铜奖。组织我市优秀企业、优秀文创和旅游商品参加文旅部组织的“全国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机构及展示活动”,我市12个产品入围。正在每年举办的石家庄市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促进文创及旅游商品品牌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推动旅游购物商店和旅游休闲购物街区建设,我市鹿泉食草堂·汉马生活馆被评为省级特色旅游购物商店、北国奥莱小镇被评为省级旅游休闲购物街区。开展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完善我市文化旅游消费平台功能,开展2020年“石门文旅通”网站升级改造。我市成为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六、开展文化进景区,促进非遗文化传承
一是景区积极为非遗传承人传承授艺、研修提升、展示传播等提供场地和平台。推动藁城宫灯、井陉拉花、无极剪纸、赞皇原村土布、郭氏铁板浮雕、正定府马家卤鸡等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景区食、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将旅游消费与文化消费有机结合,通过表演、展示、科普、研习等形式丰富景区游览内容和消费业态。
二是利用传统节日、节庆集中开展非遗宣传活动。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在景区举办民间文化艺术展演、非遗展览展示、非遗知识竞赛等活动,集聚人气、促进消费,营造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三是积极开展“文创进景区”活动。按照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国家A级旅游景区“金字招牌”客源优势,以国家A级旅游景区为先期示范,创新文创发展模式,提高文创产品质量和效益,使文创商品成为景区新的吸引点和盈利点,让景区成为文创商品的传播地和聚集地,实现我市高等级景区与文创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目前,具备条件的4A级以上旅游景区均开展了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购物店改造提升工作,正在接受省文化和旅游厅复核。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市民进的建议,充分利用旅发大会的平台,以全域旅游为抓手,以推动正定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重点,不断提升4A级旅游景区品质。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大文创产品和非遗文化进景区力度,提升景区的文化品质。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点),推出具有特色的夜间旅游产品,释放消费潜力。继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生态环境优美、风情浓郁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育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力推进我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非常感谢市民进一直以来对我市旅游业的关注和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并为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1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