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 展演信息
聆听专家解读 感受艺术神韵 木版水印艺术特展体验周受欢迎
发布时间:2024-01-23 来源:石家庄日报 【字体: 打印
“真是纸上‘观’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自己亲手试一次,才更能感悟咱们传统文化技艺的精妙和深奥。”“在大师的讲解中,让我们了解到每一幅作品都是有温度的。”近期正在石家庄市美术馆展出的“赓续传承 燕赵筑梦——荣宝斋350周年木版水印艺术特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展。日前,特展主题活动之一的“非遗体验周”,邀请观众在聆听讲解的同时,一起参与木版水印制作技艺,受到市民的欢迎!

 
市民向专家请教木版水印技艺相关知识。王龙 摄
此次特展由荣宝斋、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石家庄市美术馆、荣宝斋展览部承办。此次展览中,荣宝斋精品尽出,由鲁迅、郑振铎委托荣宝斋印制的《十竹斋笺谱》与《北京笺谱》,1979年印制的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1956年印制的周昉《簪花仕女图》等百余件木版水印精品均在展出之列……其中《韩熙载夜宴图》长卷从1959年荣宝斋开始筹划印制,到1979年印制完成,前后历时20年,共雕版1667块,套印6000多次才印制成功。此画仅印制35幅,是印刷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全面呈现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巅峰的巨作,该作品的1667块雕版,此次也是首次离京,在石家庄与大家见面。其工艺之精细,制作之浩繁,令观者为之赞叹。
筹办此次“非遗体验周”活动,荣宝斋非遗技艺研究院原院长陈铭特地从北京赶到石家庄市美术馆担任讲解员,带领大家品味一幅幅木版水印精品蕴含的神韵。“中国画不仅要用眼看,更要用心读,我带朋友们来品读一下这幅我们用木版水印技艺复刻的清代王云《月夜楼阁》,沉沉夜色中,一轮明月高悬,月下楼阁中隐约有寥寥人影闪现,与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异曲同工之妙,画面的寂寥之感,给我们内心一种穿越时空的共鸣。”她专业而生动的解读,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感到受益匪浅。
展出中陈列的一函《齐白石画集》,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这是上世纪50年代荣宝斋受齐白石大师委托,以其真迹底本,制作的一套木版水印画册。另一位国画大师王雪涛随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欧洲时,就带着同样的一函画集送给了毕加索,让东西方两位艺术大师,跨越大洋阻隔实现了一次艺术上的交融。” 陈铭说,“我们再看这幅齐白石大师的《东方朔》,东方朔偷得仙桃欲走未走,眼神既喜且惧,有一种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意趣。我们的木版水印能把这种笔意呈现出来,可以说离不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观展后的非遗体验环节是大家在专业人员帮助下,自己制作一幅木版水印作品。报名参加体验的葛凡告诉记者,自己既喜欢木版水印,又是一名高校美术老师,“我把这次听的讲解全都用手机录了下来,现场很多内容听了来不及思考,回去再好好过一遍,把专家讲的内容运用到教学中。通过体验木版水印的制作,也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自豪感。”来自山东的汪静雯,印制了一幅吴作人的《熊猫图》,她捧着作品说:“看着别人做以为很容易,没想到自己一上手这么难,印的时候手想拿稳都挺不容易。我觉得这次的展览特别好,有讲解,有体验,我们都非常喜欢。”
据悉,此次特展“非遗体验周”以专家导览、木版水印技艺体验、盖章打卡等环节,引领大众切身体验和感受传统木版水印技艺。市民可登录石家庄市美术馆公众号报名,在体验活动中印制属于自己的木版水印作品,同时,主办方还为观众精心设计了六枚精致印章供大家打卡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