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 展演信息
发布时间:2023-02-20    来源:石家庄日报、市河北梆子剧团
【字体: 】    打印
应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邀请,2月17日至19日,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在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成功献上三场好戏。在波光粼粼的维多利亚港旁边,来自燕赵大地的河北梆子绽放了夺目光彩。
2月19日,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在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进行第三场《裴艳玲师徒传承折子戏专场》演出,第五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演出前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并观看了演出。

 
  
一连三天,当地戏迷毫不吝啬地称赞着这个远道而来的艺术院团。当全力以赴的演员与热情、懂戏的香港观众相遇,这场精彩、难忘的戏曲艺术交流之旅势必成为许多人珍贵的回忆。

 
展示剧团实力
打造艺术盛宴

 
三场演出,三场戏曲艺术的盛宴。每一天,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内都座无虚席,高亢激昂的河北梆子腔与热烈的掌声在剧场中久久回荡。
香港观众是否喜欢河北梆子?2月17日晚,经典剧目《钟馗》刚开场时,市河北梆子剧团的演职员还有些忐忑。“科场痛骂杨国松,逞权奸,你乱宫廷……”慷慨悲壮的河北梆子腔令人心头一震,叫好声接二连三。听着掌声、叫好声越来越多,市河北梆子剧团支部书记卞玮终于松了口气:“场子热了,我们一直悬着的心立刻就放松下来,演员表演起来也越来越自信!”

 
2月18日,《穆桂英挂帅》继续保持高水准,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梅花奖演员刘莉沙扮相雍容华贵,表演沉稳大方、刚柔并济。最后时分,“穆桂英”耍枪花耍得行云流水,一串漂亮的武戏动作令人目不暇接。落幕时,意犹未尽的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19日凌晨,记者连线刘莉沙,刚完成演出的她依旧很兴奋。她说:“香港观众太热情了,没想到演出会这么火爆。把古老的河北梆子带到这里,太有意义了!”

 
19日,香港戏迷沸腾了!时隔多年,香港戏迷的老朋友、梅花大奖得主、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再度登上这里的舞台,表演了《武松醉打蒋门神》与《平贵别窑》两出折子戏。
看着70多岁的老艺术家扎大靠、蹬厚底,唱念做打一丝不苟,观众眼睛里闪烁着激动、喜悦的光芒。
最后,裴艳玲向观众一鞠躬:“我很喜欢香港,谢谢你们!”刹那间,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大家都太开心了!一听就陶醉了!”“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听到裴老师唱戏,太激动了!”观众说。
做好十足准备
回馈戏迷期待
此次香港之行,市河北梆子剧团期待已久,香港戏迷亦如是。刘莉沙说:“作为一个基层戏曲院团,我们有机会亮相这么高规格的舞台,真是太难得、太珍贵了。”

 
为了此次演出,市河北梆子剧团全力以赴。从2023年1月24日、农历正月初三起,他们就加班加点,反复排练,对剧目进行打磨提高。2月中旬,60余名演职员抵达香港后一刻不停,迅速熟悉剧场和舞台。刘莉沙说:“三场演出,武戏分量都很重。为了呈现最好的演出效果,大家都很拼,体力透支得厉害。但大家不怕苦,不怕累,每一个人都精神饱满。”

 
香港戏迷也在期待着演员的表现,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主管钟珍珍说:“裴老师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大家都很想见到她。听说她真的来了,大家都一窝蜂来买票。”67岁的香港观众杨雪群谈起自己的购票经历:“有一天,我跟朋友过来这边吃中午饭。一看见海报,我说赶紧买票!我问剧场还有没有票,他说‘还有一张’,我说,‘是我的’!”杨雪群感叹,自己真是好运气!
剧团的认真大家看在眼里,演出受到香港戏迷的热烈欢迎。观众高美娟说:“演员表现得很好,真是很美的艺术表演!”之前没有听过河北梆子的她,觉得这次看戏完全称得上“享受”二字。

 
观众的欢迎让剧团全体演职员深受鼓励,卞玮说:“得到大家的认可,我很兴奋,可以说是昼夜难眠。通过这些天的接触,我觉得这里的观众有素质、有涵养,我们期待着再来香港。”
展现艺术魅力
唱响石家庄好声音
河北梆子属于古老燕赵大地,它传承着燕赵儿女的英豪和悲壮,它用铿锵高昂的戏文表达着台上演员的喜怒哀乐。裴艳玲对观众说:“这个剧种不得了!它有很悠久的历史,我们必须好好传承!”
掷地有声的话语,引发热爱戏曲的人们的思考。戏迷梅紫曾听过裴艳玲的戏,她说:“这次裴老师带着学生来香港,我们很高兴,戏曲界有新人是一件值得鼓励、值得欣慰的事情!”高美娟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的年轻人许多不懂戏曲,其实不是他们不喜欢,只是了解戏曲的机会很少。在香港看戏的机会很珍贵,希望你们以后多一点来香港!”

 
值得一提的是,演出不仅让观众领略了河北梆子的艺术魅力,也让该团许多演员更加深刻了解了这门艺术。市河北梆子剧团青年演员张荣强是一名80后,他说:“看到香港观众这么喜欢河北梆子,我们年轻人更有自信了,坚定了我们走戏曲道路的信心。”
演出让许多观众记住河北梆子的同时,也记住了石家庄这个地方。梅紫说:“我之前没有去过河北,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你们那里看一看!”热情的观众鼓励演员:“你们要多加努力,希望你们多带来一些好的表演!再来香港,我们一定还来捧场!”
对此,市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吴合利表示,此次交流演出展示了河北梆子传统剧种的艺术魅力,有利于提升传统戏剧保护传承水平。他说:“此次演出弘扬传播了我市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传播了石家庄声音,扩大了石家庄美誉度,提升了石家庄文化的影响力。”
展演信息
市梆子剧团亮相香港舞台 “东方之珠”响起石家庄好声音
发布时间:2023-02-2016:44  来源:石家庄日报、市河北梆子剧团
应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邀请,2月17日至19日,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在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成功献上三场好戏。在波光粼粼的维多利亚港旁边,来自燕赵大地的河北梆子绽放了夺目光彩。
2月19日,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在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进行第三场《裴艳玲师徒传承折子戏专场》演出,第五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演出前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并观看了演出。

 
  
一连三天,当地戏迷毫不吝啬地称赞着这个远道而来的艺术院团。当全力以赴的演员与热情、懂戏的香港观众相遇,这场精彩、难忘的戏曲艺术交流之旅势必成为许多人珍贵的回忆。

 
展示剧团实力
打造艺术盛宴

 
三场演出,三场戏曲艺术的盛宴。每一天,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内都座无虚席,高亢激昂的河北梆子腔与热烈的掌声在剧场中久久回荡。
香港观众是否喜欢河北梆子?2月17日晚,经典剧目《钟馗》刚开场时,市河北梆子剧团的演职员还有些忐忑。“科场痛骂杨国松,逞权奸,你乱宫廷……”慷慨悲壮的河北梆子腔令人心头一震,叫好声接二连三。听着掌声、叫好声越来越多,市河北梆子剧团支部书记卞玮终于松了口气:“场子热了,我们一直悬着的心立刻就放松下来,演员表演起来也越来越自信!”

 
2月18日,《穆桂英挂帅》继续保持高水准,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梅花奖演员刘莉沙扮相雍容华贵,表演沉稳大方、刚柔并济。最后时分,“穆桂英”耍枪花耍得行云流水,一串漂亮的武戏动作令人目不暇接。落幕时,意犹未尽的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19日凌晨,记者连线刘莉沙,刚完成演出的她依旧很兴奋。她说:“香港观众太热情了,没想到演出会这么火爆。把古老的河北梆子带到这里,太有意义了!”

 
19日,香港戏迷沸腾了!时隔多年,香港戏迷的老朋友、梅花大奖得主、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再度登上这里的舞台,表演了《武松醉打蒋门神》与《平贵别窑》两出折子戏。
看着70多岁的老艺术家扎大靠、蹬厚底,唱念做打一丝不苟,观众眼睛里闪烁着激动、喜悦的光芒。
最后,裴艳玲向观众一鞠躬:“我很喜欢香港,谢谢你们!”刹那间,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大家都太开心了!一听就陶醉了!”“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听到裴老师唱戏,太激动了!”观众说。
做好十足准备
回馈戏迷期待
此次香港之行,市河北梆子剧团期待已久,香港戏迷亦如是。刘莉沙说:“作为一个基层戏曲院团,我们有机会亮相这么高规格的舞台,真是太难得、太珍贵了。”

 
为了此次演出,市河北梆子剧团全力以赴。从2023年1月24日、农历正月初三起,他们就加班加点,反复排练,对剧目进行打磨提高。2月中旬,60余名演职员抵达香港后一刻不停,迅速熟悉剧场和舞台。刘莉沙说:“三场演出,武戏分量都很重。为了呈现最好的演出效果,大家都很拼,体力透支得厉害。但大家不怕苦,不怕累,每一个人都精神饱满。”

 
香港戏迷也在期待着演员的表现,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主管钟珍珍说:“裴老师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大家都很想见到她。听说她真的来了,大家都一窝蜂来买票。”67岁的香港观众杨雪群谈起自己的购票经历:“有一天,我跟朋友过来这边吃中午饭。一看见海报,我说赶紧买票!我问剧场还有没有票,他说‘还有一张’,我说,‘是我的’!”杨雪群感叹,自己真是好运气!
剧团的认真大家看在眼里,演出受到香港戏迷的热烈欢迎。观众高美娟说:“演员表现得很好,真是很美的艺术表演!”之前没有听过河北梆子的她,觉得这次看戏完全称得上“享受”二字。

 
观众的欢迎让剧团全体演职员深受鼓励,卞玮说:“得到大家的认可,我很兴奋,可以说是昼夜难眠。通过这些天的接触,我觉得这里的观众有素质、有涵养,我们期待着再来香港。”
展现艺术魅力
唱响石家庄好声音
河北梆子属于古老燕赵大地,它传承着燕赵儿女的英豪和悲壮,它用铿锵高昂的戏文表达着台上演员的喜怒哀乐。裴艳玲对观众说:“这个剧种不得了!它有很悠久的历史,我们必须好好传承!”
掷地有声的话语,引发热爱戏曲的人们的思考。戏迷梅紫曾听过裴艳玲的戏,她说:“这次裴老师带着学生来香港,我们很高兴,戏曲界有新人是一件值得鼓励、值得欣慰的事情!”高美娟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的年轻人许多不懂戏曲,其实不是他们不喜欢,只是了解戏曲的机会很少。在香港看戏的机会很珍贵,希望你们以后多一点来香港!”

 
值得一提的是,演出不仅让观众领略了河北梆子的艺术魅力,也让该团许多演员更加深刻了解了这门艺术。市河北梆子剧团青年演员张荣强是一名80后,他说:“看到香港观众这么喜欢河北梆子,我们年轻人更有自信了,坚定了我们走戏曲道路的信心。”
演出让许多观众记住河北梆子的同时,也记住了石家庄这个地方。梅紫说:“我之前没有去过河北,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你们那里看一看!”热情的观众鼓励演员:“你们要多加努力,希望你们多带来一些好的表演!再来香港,我们一定还来捧场!”
对此,市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吴合利表示,此次交流演出展示了河北梆子传统剧种的艺术魅力,有利于提升传统戏剧保护传承水平。他说:“此次演出弘扬传播了我市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传播了石家庄声音,扩大了石家庄美誉度,提升了石家庄文化的影响力。”